水泥基灌浆也称高强无收缩灌浆料,由水泥、骨料、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等原材料在工厂按比例计量混合而成。具有高强、早强、微膨胀、自流性等特性。主要应用于地脚螺栓锚固、设备基础或钢结构柱脚底板的灌浆、混凝土结构加固改造、预应力孔道灌浆以及装配式建筑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等。1997年国家科委将水泥基灌浆材料列为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在我国这20余年的工程应用历程中,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石化、高铁、市政、矿山、装配式建筑等领域。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确保了工程质量,深受广大用户和施工单位的认可和好评。但是,就是这么个广受褒奖的好材料,伴随着市场竞争的愈演愈烈,出现了很多乱象。漠视国家标准,粗制乱造,不禁令人为此前景堪忧。
水泥基灌浆目前主要执行的标准是GB/T50448-2015《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及JC/T986-2018《水泥基灌浆材料》。标准详细的规定了水泥基灌浆材料的主要性能指标、如何正确选型和施工。其中最重要的三项指标是流动度、竖向膨胀率和抗压强度。就是这些刚性的性能指标筛选出若干市场乱象:
1、 初始流动度达标,30min截锥流动度没有;导致灌浆料可操作时间不够,极易造成漏空,带来工程隐患。
2、 抗压强度达标,竖向膨胀率没有;这种现象极具伪装,大多数用户首要关注的是抗压强度,往往忽视竖向膨胀率,非常危险!因为没有膨胀性的灌浆料无法保证密实填充灌浆空间,保证有效承载面。极易造成收缩、开裂、甚至灌浆失败。合格的灌浆料不仅有早期塑性膨胀,还有硬化后的膨胀。利用复合膨胀确保补偿塑性收缩、沉降收缩、后期硬化收缩,确保灌浆层密实、有效承载面、灌浆工程质量。
3、 以Ⅲ类灌浆料替代Ⅳ类灌浆料,用于混凝土改造加固增大截面灌浆;标准中第一个性能指标就是“最大骨料粒径”,明确要求Ⅳ类灌浆料最大骨料粒径大于
4.75mm,小于20mm。 lll类灌浆料最大骨料粒径小于等于4.75mm。
有的受限于豆石采购或生产设备,所供“Ⅳ类加固灌浆料”骨料粒径过小导致灌浆开裂现象屡见不鲜。所以加固灌浆工程中不仅要考虑好的塌落度便于施工更要保证灌注之后的防裂。
sika披露的上述现象,只是窥豹一斑。目的就是帮助您鉴别什么才是优质的水泥基灌浆,如何精准选择使用匹配型号的水泥基灌浆,愿与您携手共创政绩业绩,赢得面子里子!同时我们倡导“国标只是及格线”,造国标正品,铸业界良心!
|